摄政王载沣的简介介绍

2019-09-17 11:34

  摄政王载沣的简介介绍

  摄政王载沣的简介介绍

  爱新觉罗·载沣,曾经在清朝最后的三年间即1908至1911年担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这个职位的设立是为了代替他的长子当时还只有三岁的宣统帝溥仪处理政事而建立的,因此在这三年间载沣是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但是这个职位却令载沣感到非常痛苦和忧虑,甚至可以说是他生命中最黑暗的三年因为他不仅要承受来自朝野上下的巨大压力,而且还要维护当时岌岌可危的清政府的统治

  爱新觉罗·载沣

  载沣当上执政王首先要处理的就是袁世凯的问题袁世凯是在戊戌变法中靠出卖维新派而发家的官僚,深受在位慈禧太后的信任和青睐当时的袁世凯手握军政大权,位列军机大臣要位,在朝廷中有很大的势力这引起了一些王公大臣的嫉恨和担忧,其中的肃亲王善耆、镇国公载泽和小恭王溥伟就联名秘密向载沣金嫣要他下令铲除袁世凯,而且又因为载沣的哥哥光绪帝曾经留下了“杀袁除恨”的遗旨,在这种情况下,载沣便着手准备诛杀袁世凯,但是当时的重臣张之洞却不同意杀袁世凯,他认为光绪帝刚刚驾崩,不宜大开杀戒而且袁世凯在朝中党羽众多,一旦对他下手可能会引起军队的混乱载沣因为自己的犹豫不决最终错失了杀袁世凯的机会,只是罢免了他的一切官职

  但是到了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之后,面对全国上下的革命浪潮,为了挽救清政府的命运,只得重新请袁世凯出山,任命他担任总理内阁大臣随后不久,他便辞去了摄政王的职位,退隐至北京醇亲王府,不再过问政事直到1951年安详离世,享年八十九岁

  应该说载沣在摄政王之位上是想做出一点功绩的,只是无奈当时的清政府已经处在灭亡的边缘,他又缺乏治理国事的经验和手段,最终也没能改写清朝覆亡的结局

  载沣墓在什么地方

  作为拥有极大权力的末代王爷来说,爱新觉罗·载沣的一生既包含了幸运也包含了不幸幸运的是他在年少的那时候就继承了醇亲王爵,一路官运通达,20岁时就开始监国摄政一手掌握大权但不幸的一面是他生在风雨飘零、动荡不安的清朝末年,多灾多难那爱新觉罗·载沣的墓又在哪里呢

  载沣墓

  通过资料查询,在北京西山福田公墓沟南区的第二组,经过密密麻麻的绿色树丛,竖立着一座再普通不过的坟墓坟墓的形状大致为长方形,墓的前方立着一块汉白玉石的墓碑,总的占地面积也不过只有十平米的样子,周边没有围栏,没有任何的装饰,甚至就连墓碑上的刻字都没有描金或者涂漆,字迹也模糊了不少若果不经他人的带领是很难找到这里的,而这一座墓就是中国最后一个王爷爱新觉罗·载沣的墓地

  爱新觉罗·载沣的墓地很是简朴至极,就如同他生前的低调载沣出生于1883年2月,逝世于1951年2月,从历史年代上来说,他距离我们并不很遥远,因此有关他的史料也是有处可寻的说起载沣,不禁的让人想起一处温馨的故事,那是在民国初期的时候,当时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来到北京的时候,还亲自前往王府看望载沣,并且还将自己的一张半身近照送给载沣而载沣则一直将这张照片珍藏着,直到去世

  载沣和光绪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爱新觉罗·载沣和清宣宗光绪皇帝都是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的儿子,其中载沣在奕譞的儿子中排行老五,而光绪帝载湉则排行老二他们两个都是皇室成员,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是大不相同光绪帝名义上是皇帝,但是却要处处受制于慈禧太后的干涉,他想施展自己的抱负也无能为力,最终积郁成疾而死而他的弟弟载沣,虽然曾经担任过监国摄政王的职位,也曾经差点被暗杀,但是最终却安详晚年,寿终正寝

  光绪帝雕像

  光绪帝,原名爱新觉罗·载湉,生于1871年8月14日,是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父亲是醇亲王奕譞,母亲是慈禧太后的妹妹叶赫那拉·婉贞在1875年被慈禧和慈安太后立为皇帝,因为年纪还小便由他们垂帘听政到了1889年,光绪帝开始亲自处理政事,但是他发现真正的权力还是在慈禧手中,自己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帝之后不久便爆发了著名的中日甲午战争,当时光绪帝的要的是坚决迎战,但是最终因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以失败告终之后,他又大力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发动的“戊戌变法”,但是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极力阻扰又一次以失败告终之后他便被剥夺了皇权,被慈禧太后以生病为由软禁在中南海瀛台,直到1908年暴毙而亡,年仅三十八岁

  而弟弟载沣比他要幸运得多,他出生于1883年,,于1890年集成父亲的爵位成为第二代醇亲王,之后不久又被任命为头等专使赶赴德国为在义和团运动中被杀的德国公使克林德道歉,他因为言辞拒绝了德国皇帝要他跪拜的要求,显示出了自己的气节在1908年,他的儿子溥仪被立为帝,他则担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等到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辞去摄政王职位,从此便不再过问政事,安心生活,一直到1951年病逝,享年八十九岁

  同为醇亲王奕譞的儿子,他们两个的经历却如此不一样,不禁让人感概命运的无常及不可捉摸




最新文章